中国有研发液态金属机器人的科学家吗,2009年7月1日,法国科学家研发出机器人娃娃iCub,iCub能模仿儿童的头部活动和眼睛活动,能爬行和坐立...

中国有研发液态金属机器人的科学家吗



1、中国有研发液态金属机器人的科学家吗

清华大学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世界首个自主运动的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为研发可变形机器人迈出了重要1步,为人类制造出可变形机器人“终结者”指明了方向。   该联合小组近日在期刊《先进材料》上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液态金属有1种异常独特的现象和机制,即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少量物质后以可变形机器形态,长时间高速运动。   该小组负责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双聘研究员刘静说,实验发现,置于电解液中的镓基液态合金可通过“摄入”铝,作为提供能量的燃料,实现高速、高效、长时间的运转:仅需1小片铝即可驱动直径约5毫米的液态金属球完成长达1个多小时的持续运动,速度高达5厘米/秒。   “有趣的是,我们观察到,这种变形机器不仅能在自由空间运动,还能在各种结构槽道中前行。更令人惊讶的是,它还会根据槽道的宽窄自行调整,拐弯时则有所停顿,好似人在遇到障碍物‘思索’后行进,像极科幻电影《终结者》中的液态机器人。”刘静说。   刘静和他的研究团队亲切地称该液态金属机器为“软体动物”,因为它呈现的1系列非同寻常的特性,已经相当接近自然界简单的软体生物。   该研究小组已经在实验室中制成了不同大小的液态金属机器,尺寸从数十微米到数厘米不等,并在不同电解液环境如碱性、酸性乃至中性溶液中验证了其自主运动的性能。   研究人员还揭示了这种自主型液态金属机器的动力的主要来源:1是液态合金、金属燃料等形成的内生电场,诱发了液态金属表面的高表面张力发生不对称响应,从而对变形的液态金属机器带来了强大推力;2是,上述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进1步为液态金属运动提供了推力。   刘静研究小组1直致力于液态金属相关研究。2014年,该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电场控制下液态金属与水的复合体可在各种形态及运动模式之间发生转换的基本现象,在此基础上,经过试验,在1次偶然研究中,发现了液态金属这1具有自主可变的特性。刘静表示,作为新兴的功能材料,液态金属拥有许多常规材料不具备的新奇物理特性,对它的深入研究能为材料科学提供丰富的研究空间。



2、2009年7月1日,法国科学家研发出机器人娃娃iCub,iCub能模仿儿童的头部活动和眼睛活动,能爬行和坐立...

C解析:A项错误,机器人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工具,与人有着本质区别。B项错误,机器人不会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技能。D项不符合题意。



3、2009年7月1日,法国科学家研发出机器人娃娃iCub,iCub能模仿儿童的头部活动和眼睛活动,能爬行和坐立...

C。



4、2009年7月1日,法国科学家研发出机器人娃娃iCub,iCub能模仿儿童的头部活动和眼睛活动,能爬行和坐立,并能准确地握住东西,类似3岁儿童的行为。科学家还尝试在机器人自上模拟人类的语言学习能力。机器人娃娃iCub的行为告诉我们 A. 机器人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与人类已无差别 B. 机器人是自然科

C。



5、科学家研发软体机器人电池的方案有了新思路了吗?

两百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从电鳗身体结构得到启发,发明了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如今,人类在研究出电鳗放电的原理后,又研发出了“软体电池”。这种“软体电池”又软又灵活,有可能应用于下1代的软体机器人和起搏器中。 这种新型“软体电池”由瑞士弗里堡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制。相关的研究论文已于12月1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 此前的科学研究已发现,电鳗可以通过发电器官来发电,其发电器官占到了其两米长身体的80%。电鳗尾部两侧的肌肉由规则排列着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组成,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相隔,并由许多神经直通中枢神经系统。其头部是正极,尾部是负极,每枚肌肉薄片像1个小电池,可产生约150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起来,放电时的电压可高达600-800伏,足以电死1个人,甚至1匹马。 弗里堡大学阿道夫•梅克尔研究所(AdolpheMerkleInstitute)的教授迈克尔·梅尔(MichaelMayer)团队模仿的就是电鳗的发电器官。其含有多种颜色的凝胶块,呈长条排列,很像电鳗的发电细胞。想打开电池,只需要1起按压这些凝胶。与传统电池不同,这种电池又软又灵活,有可能会应用于下1代的软体机器人。因材料更贴合人体,这种电池也有望用于制造下1代的起搏器等。 为了研制这种不同寻常的电池,该研究团队成员托马斯·施罗德(ThomasB.H.Schroeder)和AnirvanGuha开始大量阅读有关电鳗的放电原理。这些细胞以长条状堆叠,细胞间填充着液体。就好比是涂抹了蜂蜜或糖浆的薄饼,再将其放倒。 当电鳗处于休息状态时,每个发电细胞都会把阳离子从背面和正面转运出去,产生两个相反的电流,进而互相抵消。但电鳗需要电的时候,发电细胞的背面就会翻过来,向相反的方向转运相互阳离子,就会产生电压。关键的是,每个发电细胞都同时完成这个操作时,加起来的电压是十分高的。这就好比是电鳗的尾巴里有几千个小电池,其中有1半的方向是相反的,但它们可以翻转使其全部1致,产生电压。“这种专业程度简直是太神奇了,”施罗德说。 所以,施罗德和其同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实验室里重塑类似的发电器官,但他们很快意识到这太复杂了。随后,他们想到可以制造大量的细胞膜来模仿发电细胞堆,但是这些材料无法大量操作,因为如果1个破了,整个系统就会关闭。施罗德说:“这样会遇到圣诞灯串的问题,即1个灯泡坏了,1串灯泡都不亮了。” 最后,他和Guha选了更简单的1个装置,这就涉及到在两片单独的板上排列放置凝胶块。请看下图中的底板,红色凝胶含有盐水,蓝色的含有淡水,离子可以从红色凝胶流到蓝色凝胶,但是由于凝胶是分散的,所以离子并不能流动。当另1块板材上的绿色和黄色凝胶桥连上红蓝凝胶之间的缝隙时,就为离子提供了可以通过的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有个设计巧妙的地方:绿色凝胶块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黄色的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也就是说阳离子只能从1边流入蓝色凝胶,阴离子则从另1边流入,蓝色凝胶周围就会产生电压,就像发电细胞1样,而且每个凝胶块会产生1个小电压,但是数以千计的凝胶块成行排列,最高可产生110伏的电压。 在电鳗神经元发出信号后,电鳗的发电细胞就会开始放电。在施罗德设计的凝胶中,触发器就简单很多,只要把凝胶压在1起就可以。 不过,承载凝胶的板材如果过大会很麻烦。但是密歇根大学的工程师MaxShtein提出了1个巧妙的解决方案——折纸。类似于卫星太阳能电池板可折叠1样,他用1种特殊的折叠方式将板材折叠来折叠,使正确的颜色的以正确的顺序接触。这样整个电池所占的空间就会小很多,大小只有隐形眼镜那么大,或许某天可以戴到身上。 但对现在来说,这种电池必须要具备充电功能。因为电池1旦激活,可供电几小时,之后整个凝胶中的离子会趋于平衡,电池也就没电了。这时需要把电池通上电,让凝胶回到高盐度和低盐度排列的状态。施罗德称,身体会持续地补充离子含量不同的液体。他想象或许有朝1日可以利用这些液体来制造电池。 美国范德堡大学的KenCatania花了很多年来研究电鳗的生物学原理。他表示:“我很惊讶电鳗能为科学界带来这么多贡献,这对基本的科学价值观来说,是1个很好的范例。”。



6、中国科学家为什么要研发全新无需系绳的水母机器人?

因为可以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探索,促进科学进步。大自然的仿生学,足够让人类学习很多年。 大自然与科技,看似是两个大相径庭的学科,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1958年时,1名医学院毕业后在空军服役了20年的美国人斯蒂尔率先提出了将2者结合的理论,只不过当时还并未将其命名为仿生学,而是意图通过研究生物系统和生物体,来找到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直至1960年9月,才被正式命名为仿生学。 据外媒报道,目前中国这个水母仿生学成就让世界震惊。虽然水母可能不是海洋中游得最快的动物,但它们确实以“节能”的方式游泳 。中国科学家通过复制这1点创造了1种水母机器人,有朝1日将可以自主探索海洋深处。 真正的水母通过“喷气推进”游动,扩展和收缩它们的钟形体以将水推向它们后面。虽然我们之前已经看到模拟这种技术的水下机器人,但大多数都必须连接到位于表面的电源或控制系统。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决定解决这个问题,设计1种自由游泳的水母机器人。 该模型以大型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为模型,其具有钟形刚性头部和下方的圆柱形水母体。后者覆盖在呈伞状的膜中,并包含4个独立的“6杆连杆机构”。 通过弯曲和拉直这些“机构”来实现向前运动,导致身体在伸展和收缩时将水推出。 另外,通过移动位于其体腔中的两个“砝码”,机器人能够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转向。科学家们现在正在开发基于强化学习的软件,这将使设备能够了解哪些运动会导致方向的变化。在各种车载传感器的帮助下,机器人可以沿着给定的路线穿过水面,同时避开障碍物,无需任何人为控制。它甚至可以携带小型有效载荷,例如环境传感器等。 然而仿生学的由来或许还可以追溯至更早,相传在大禹时期,人们通过观察鱼类在水中的活动,发现鱼尾的摇摆能够控制鱼身的前行与转弯,因此也就出现了船尾上架置的木桨。 正如玛特·富尼耶《当自然赋予科技灵感》1书所提到的——我们面对的许多问题,或许在千百万年前就被自然生物遇到了,经过漫长的进化,它们形成了绝妙的解决之道。 玛特·富尼耶所说的解决之道,正是仿生学的核心课题,人们不断通过仿照和模拟生物特性,来创造出对人类发展起到贡献的技术。 尤其在仿生学这1概念被提出后,这1门学科彻底被“引燃”,据2006年仿生学专家理查德·邦瑟的1项研究报告显示,从1985-2005年之间,全球范围内非仿生的专利设计只攀升了2.7倍,而仿生学专利则增长了93倍之多。 现如今,仿生学这门独立的学科,早已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如代表性的光场相机(又名:蝇眼照相机),灵感便来源于苍蝇的复眼,科学家通过仿效复眼小眼的蜂窝型结构,制成了用于科研的蝇眼照相机,1次能够拍摄千余张照片,飞机地速指示器、航空照相机均是运用了这1原理。 再比如我们现今常接触到的电子水墨屏,灵感便来源于蝴蝶。事实上,许多蝴蝶和1些鸟类羽毛(孔雀),翅膀上所展现的鲜艳色彩来源于化学的与物理色,化学的是自身生理代谢产生的色素颗粒,而物理色则是通过表面的棱柱状晶体结构所呈现出的。这些光被分成各种颜色的光带并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与彩虹的原理大致相同。 高通的Mirasol显示技术正是复制了这个原理,模拟蝴蝶拍打翅膀时产生的鲜明色彩,以此实现高反射性,创造出1种“永远在线”的视觉效果。当然,此类发明可谓数不胜数,如鲁班观察叶子边缘发明的锯、以啄木鸟头部为原型研发的安全帽、蝙蝠原理的雷达、青蛙眼原理的电子眼、以及贝尔实验室根据海绵结构发明出更强韧的光纤电缆等。比比皆是的案例,仿佛在告诉我们——自然,便是最好的老师。 基本上来说,如上述所提到的仿生机器人并非个例,只不过此前仿生学大多用于军工、科研与工业领域,消费领域的运用相对较少。而当下我们也能感受到,越来越的军工科技正逐步被民用,因此消费级机器人与仿生学的交融似乎也不再遥不可及。 为何这么说,如果说仿生学短期只是作为1个“新鲜玩意”所备受瞩目的话,那么长期的未来,相信机器人显然也要在生活中承担起更多元化的任务。

相似内容
更多>